在日常生活中,你是否发现牙齿的牙颈部出现了一些浅沟状的缺损,尤其是在刷牙时容易感到酸痛?这很可能就是楔状缺损。
楔状缺损是发生在牙齿唇、颊面颈部的慢性硬组织缺损,简单说就是牙齿在靠近牙龈的部位缺了一块,外形为“V"形,由于它酷似木匠用的楔子,因而得名楔状缺损。
一般随着年龄增加,症状会加重,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。
楔状缺损形成原因
一是刷牙方式不当,长期采用横向刷牙的方法,且用力过猛,牙刷毛的机械摩擦会逐渐磨损牙颈部的硬组织。二是牙齿结构的薄弱环节,牙颈部的牙釉质较薄,牙本质直接暴露,抗磨损能力较弱。三是酸性环境的作用,长期饮用酸性饮料会使牙齿硬组织受到酸的侵蚀,变得脆弱易损。
楔状缺损危害
轻度缺损时,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,仅在牙齿表面看到浅沟。随着缺损加深,会出现牙齿敏感,对冷热、酸甜等刺激产生酸痛感。当缺损接近牙髓时,可能会引发牙髓炎,出现剧烈疼痛、夜间痛等症状,若不及时治疗,还可能导致根尖周炎,甚至牙齿折断。
如何预防楔状缺损呢
首先要纠正不良的刷牙习惯,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,如巴氏刷牙法,选择软毛牙刷,避免用力横向刷牙。其次,要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,如碳酸饮料、柑橘类水果等,喝完酸性饮料后不要立即刷牙,可先用清水漱口。此外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和处理牙齿问题。